cat.1的全称是lte ue-category 1(ue是指user equipment),上行峰值速率5mbit/s,下行峰值速率10mbit/s,隶属于4g系列,完全可以直接复用4g现有资源。
在我国,随着5g建设高速推进,2g、3g退出舞台也是大势所趋。目前各大运营商已在逐步推进2g/3g退网事宜。全球范围内,大部分国家地区明确2g/3g退网时间为2025年。问题在于,由谁来填补2g网络退出后留下的空缺。此前,国内市场曾经力推nb-iot。近几年nb-iot模组也确实得到广泛应用,在智能水电煤气表等基于静态的、主动上报等场景中发挥了重要作用。
但是,2g网络还涉及到许多实时性、移动性,需要一定带宽传输能力,甚至支持语音通信能力的应用场景,如车载、移动支付、工业互联、老人机等。这是上、下行速率只有100kbps级别的nb-iot所无法满足的。因此,同样面向物联网市场的cat 1脱颖而出。
2020年3月10日,工信部发布了《关于深入推进移动物联网全面发展的通知(征求意见稿)》,明确了2/3g转网的相关要求。比如基本原则中就提到,“鼓励2g/3g用户尽快迁移转网”;建设目标中提到,“通过cat.1配合满足中等速率物联网需求和语音需求”。这也意味着,2g、3g在退网后其连接功能将由4g和5g网络承担。在蜂窝连接的市场分布中,高速连接占据10%的份额,中速率连接30%,低速率占比60%。cat.1和emtc能够承载主要面向语音、中低速率和市场。但由于emtc需要基础设施建设,运营商恐无暇顾及。因此,cat.1将承接蜂窝中速率占比达30%的庞大市场。
lte cat.1主要覆盖中低速和语音需求的市场,这些市场主要是公网对讲、新零售、金融支付、两/四轮充电桩、电力、光伏/储能、共享充电宝等等12类市场。
分析这些应用市场,专家认为,公网对讲、新零售、金融支付将成为 cat.1应用的主力市场,存在着巨大的存量和新增的需求。
晓网科技推出的秉承了opencpu的特性,2g与cat.1可无缝切换。通过软件赋能通信模块,可满足各类行业场景音频、图片、各类外设传感器等应用需求。
比nb-iot、2g模组更好网络覆盖、更快的速度、更低的延时,比传统lte cat.4模组更低的成本、更低的功耗,非常适用于对性价比、时延性、网络覆盖、通信速度有要求的应用场景。
当前,cat.1在功能机和穿戴类设备的应用已经很成熟,但在iot领域才刚刚起步,行业客户对其信任度还不足,这就需要用优秀的产品在未来的实际应用中打消其顾虑。对部分行业的爆发可能会有一些推迟,但总体趋势向好。
按照nb-iot的发展路径,运营商的补贴在推广当中起到了推动作用。2017年中国电信就提出了对物联网模组投入亿元补贴,其中2亿元用于物联网重点模组产品直补,包括cat.1单模产品补贴40元,nb-iot产品补贴为20元。据了解,目前中国电信针对cat.1模组依然有着补贴政策。
那么,在运营商的补贴政策以及重点市场的推广之下,cat.1价格或将下降,并有望快速起量。
数据显示,预计5年内lte cat.1市场平均年增4000万。
至于,cat.1与nb-iot两者是否会形成替代?专家认为,两者是互补而非替代的关系。nb-iot的速度更低,成本更低,主要覆盖1mbps以下市场的需求,而cat.1覆盖具有移动性、语音功能,上传速率在5mbps,下载在10mbps的市场。
总体来看,nb-iot已经进入爆发期,cat.1处于起步阶段,他们作为蜂窝物联网的连接技术,其施展空间都足够大。